大發電子遊戲場-6588東典
我國打響根治農民工欠薪攻堅戰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齊中熙、樊曦)臨近歲末,農民工工資支付迎來高峰,一場“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正在全面展開。此次行動不僅為農民工“討薪”,更要用制度化、法治化手段根治欠薪頑疾。 12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草案)》,明確了用人單位主體責任、政府屬地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要求按約定及時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規定建設單位未滿足施工所需資金安排的,不得開工建設或頒發施工許可證;建立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對拒不支付拖欠工資的可依法申請強制執行,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從11月15日到2020年春節前,攻堅行動的執法範圍包括招用農民工較多的工程建築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業,並將政府投資項目和國企項目作為執法檢查重點。 “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包括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打通了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渠道。”這位負責人說。 各地組成執法檢查組,對用人單位工資支付情況集中排查整治,清理化解歷史欠薪陳案,堅決防止新欠。欠薪犯罪涉案在逃犯罪嫌疑人將“無處可逃”。公安機關第一時間上網追逃,加大追捕緝拿力度。同時依法及時查詢、查封、凍結涉案賬戶和財產,最大限度幫助農民工追回被欠工資,挽回經濟損失。 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從“治理”到“根治”,近年來,一張“農民工工資保障網”逐漸織密織牢。 2011年,“拒不支付勞動者報酬”正式納入刑法調整範圍;2017年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辦法》明確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的屬地監管責任;2018年,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陸續公布。 據統計,2011年至2019年9月,人社部門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26719件,各級人民法院對7674名被告人判處拘役或有期徒刑。 新聞鏈接: 讓農民工不再“憂薪”農民工工資清欠調查報告 新華時評:全面進小康 不能欠老鄉 多管齊下 破除拖欠農民工工資“頑疾”專訪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勞動保障監察局副局長李新旺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題:讓農民工不再“憂薪”農民工工資清欠調查報告 新華社記者 一份薪水,背後是一個家庭的生活來源和希望。 對農民工來講,工資是養家費、治病錢,也是實現全面小康的一份基本保障。 年終歲末,農民工是否按時足額拿到了應得的工資?欠薪的深層次原因在哪裡?對欠薪“頑疾”國家將從哪些方面予以根治?新華社記者近日在全國進行了調研採訪。 利劍出鞘,清欠在行動 12月初,天津東麗區融創融園建設項目工地現場,十幾名農民工正在做綠化抹灰的收尾工作。 不遠處,工地辦公室,桌上摞著一大沓現金。出示委託書、身份證復印件,簽字,按手印……工長覃義正替手下7名農民工領回此前被拖欠的工資20.3084萬元。 被欠錢的農民工早已離開工地,忙碌在天南地北。中建三局融創融園項目負責人王飛飛連聲致歉,下面分包在與總包進行結算時出現問題,致使部分農民工沒有及時拿到工錢。現在,由總包方中建三局先行支付被拖欠的工資。 從接到投訴線索到幫助農民工討回工資,天津市東麗區住建委和東麗區人社局的工作人員加班加點用了4天。前來督辦案件的天津人社局勞動保障監察處副處長于洋說,天津市正全面推行“五四一”工作法,通過組織在建項目簽訂“零欠薪”承諾書、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和保證金賬戶、實行總包代發和按月足額支付等,全面落實各項保障制度,從源頭杜絕欠薪行為。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