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線上遊戲-41歲姚晨拍大尺度雜志照片
以“三全育人”改革推動高校立德樹人開新局增實效以“三全育人”改革推動高校立德樹人開新局增實效 武漢大學黨委書記 韓 進 2020年10月16日08:15 為培育時代新人、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薪火相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對高校而言,實現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就是要讓育人在學校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成為全體幹部教師無止境、不停歇的追求,成為衡量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全力以赴把育人的事業做到極致,從而真正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一、深刻認識把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重大意義,提高站位明共識 “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是教育領域深化改革的一項重大創新舉措。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標強調了教育的本質屬性,體現了高等教育立德樹人的內在要求,契合了新時代全面發展型人才培養的客觀需要,激活了高校實現內涵式發展的資源要素,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 推進“三全育人”改革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論斷。他在出席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多次強調,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只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高校要健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大學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2017年,黨中央正式將“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作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五項基本原則之一。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明確了“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的目標要求,這也意味著黨和國家將“三全育人”從資源要素的重新整合上升為體制機制優化再造的戰略安排。 推進“三全育人”改革是構建更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必要舉措。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我們確立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養目標。這一目標強調了“德”在人的全面發展過程中處于首要地位,而以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落腳點,說明在“德”的內涵中發揮著統帥和靈魂作用的是政治認同和政治品德。政治素養是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高校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築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形成更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而“三全育人”改革設計的基本邏輯,從高校層面而言,正是強調要全面統籌辦學治校各領域各環節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一體化構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動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和管理體系,發揮融入式、嵌入式、滲入式的協同育人效應,從而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力。 推進“三全育人”改革是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三全育人”改革是對高校育人機制、育人方法和育人模式的一次深刻變革。要扭轉重知識傳授輕人格塑造、重教學科研輕思想教育的認識傾向,引導全體幹部教師樹立育人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要打破專業教育、管理服務與學生思政工作“條塊分割”狀況,